您现在的位置是:洞察深度 > 自然生态
维持血清钙磷离子稳定
洞察深度2025-08-20 03:58:21【自然生态】4人已围观
简介2.2.2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体内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参与钙磷代谢,维持血清钙磷离子稳定,促使骨质的矿物化,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浓度降低与炎性因子
2.2.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脓毒一种类固醇激素,体内活性代谢产物1,症的治疗作用25(OH)2D参与钙磷代谢,维持血清钙磷离子稳定,药物研究促使骨质的及其机制进展矿物化,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脓毒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浓度降低与炎性因子升高、症的治疗作用加速病情恶化30d的药物研究病死率显著上升相关。细胞研究显示维生素D参与CD4+T细胞的及其机制进展分化,脓毒症时减轻Th1细胞释放促炎因子(IL-1、脓毒IL-2、症的治疗作用TNF-α)等造成的药物研究组织损伤,诱导Th1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及其机制进展促进释放抗炎因子(IL-4、脓毒IL-10),症的治疗作用恢复免疫稳态。药物研究动物研究表明1,25(OH)2D抑制脓毒症大鼠树突状细胞DGs,降低大鼠的肺组织炎性因子的浓度,减轻脓毒症早期过度的免疫反应。
另有研究证实1,25(OH)2D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屏障功能恢复,减轻血浆外渗,提高胶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有效循环灌注。近期一项随机双盲单中心临床试验显示ICU脓毒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但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不能改善ICU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当前维生素D是否改善脓毒症预后依旧存在争议,但部分基础以及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D具有抗炎、调节淋巴细胞、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在今后需要大样本的随机试验来证明维生素D治疗脓毒症的作用。
2.3乌司他丁
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取得良好效果。一项研究显示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干扰素、IL-4、转录因子T-bet浓度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治疗的第7天时回升(P<0.05);治疗后HMBG1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这表明乌司他丁促进患者Th1/Th2细胞尽早恢复平衡,对维持患者免疫稳态有一定价值。该药抑制HMBG1表达,减轻细胞炎症反应和组织系统损伤。动物研究表明乌司他丁通过TLR4/NF-κB增加调节T细胞数量,降低炎性因子血液浓度,改善脓毒症小鼠免疫异常,提高生存率。一项纳入13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乌司他丁用于脓毒症治疗,治疗组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 II)得分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率。乌司他丁亦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增加血清IL-10水平,且没有发生相关药物不良反应。
2.4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由健康人血浆中提取,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eglobulin,IVIG)治疗脓毒症,既能阻断上游NF-κB通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又能中和炎症因子,减轻细胞损伤。同时兼具有清除补体的特性,IgG分子的Fab2区域与C3a和C5a结合并清除,从而减少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且对抗补体作用并不影响细菌清除。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对照治疗相比,IVIG治疗降低了脓毒症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优势比=0.61;95%置信区间:0.41~0.92;P=0.018),但各研究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I2=45.0%;P=0.04)。
疗效显示1.5~2g·kg‒1是IVIG最佳使用剂量(累计等级曲线下面积=84.7%)。另一项回顾性研究[34]脓毒症患者在相同的适应证标准下,一组给药方案为IGIV 5g.d‒1,连用3d;另一组单次15g。结果显示单剂量15g组显著缩短了ICU住院时间和总体住院时间,DIC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指标明显改善。IVIG在治疗脓毒症显示出一定治疗效果,但最佳使用剂量存在一些差异,同时各试验样本量偏低限制了其在指南推荐等级,在今后需要更精确以及大样本多中心试验设计。此外,由于IVIG价格高昂以及血制品潜在风险,使用时更需权衡利弊。
2.5益生菌
肠道屏障是人体抵御细菌的第一道防线。脓毒症时,免疫反应失衡,患者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肠屏障功能减退和肠菌移位。脓毒症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正常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进行性恶化。所以,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可能是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动物研究显示脓毒症小鼠服用益生菌后,治疗组7d生存率显著提高,血液中IL-2、IL-22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动物行为学显示对照组小鼠浑身战栗明显,治疗组除活动较多外未发现明显变化;电镜
观察对照组结肠黏膜上皮可见腺体排列紊乱,结构缺失,有广泛炎症浸润。治疗组结肠上皮细胞仅腺泡间隙稍增宽,但结构尚完整。近期一项前瞻性研究:早期脓毒症患者接受多种益生菌治疗28d后,对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肠道屏障作用以及细菌易位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即出现结构改变和种类的下降,肠道通透性虽无改变,但内毒素、内毒素结合蛋白和肽聚糖浓度水平较高;而治疗组粪便检测到大量有益菌株,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所恢复。益生菌成功干预脓毒症时肠道菌群的改变,恢复菌群的多样性,抑制炎症反应,这对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意义。尽管目前益生菌在治疗脓毒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这种新兴疗法在人体试验样本量不足,证据等级限制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此外由于人体的微生物种群构成复杂,无论是接受粪便移植或直接补充特定益生菌,其能否在脓毒症患者肠道定植发挥作用以及危重症患者使用安全性有待未来临床试验中重点观察。
2.6其他潜在治疗药物
2.6.1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体外研究显示促进细胞自噬能阻断capase-1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阻止炎性因子IL-1β和IL-18释放,减轻炎症风暴引起的细胞损伤。一项动物研究,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刺。干预组在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1.6mg雷帕霉素,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可有效抑制脓毒症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通过抑制CytC、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诱导和促进细胞自噬拮抗肾小管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组织保护作用。另有研究显示脓毒症小鼠应用雷帕霉素通过激活自噬机制,显著改善小鼠心肌损伤,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小鼠存活率。近期基础研究表明细胞自噬能调控NLRP3炎症小体表达,抑制LPS介导的免疫细胞焦亡并阻止细胞损伤的具体生物学过程,揭示自噬、细胞焦亡与脓毒症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综合上述研究表明雷帕霉素能有效地降低炎性因子浓度,减轻细胞焦亡诱发的组织损伤,有望成为治疗细胞炎症风暴的潜在药物。
2.6.2胍丁胺
胍丁胺是L-精氨酸在体内脱羧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内源性阳离子聚胺,体内分布广泛,作为内源性的调节递质能阻止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iNOSmRNA表达升高,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和总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减轻炎症因子损伤,保护组织内皮细胞,防治过度氧化应激,改善脓毒症的死亡率。有研究显示脓毒症肺损伤小鼠使用胍丁胺后,治疗组肺组织IL-2、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显著下降,肺组织iNOS浓度降低。近期试验进一步证实发现胍丁胺通过咪唑啉I2受体-核糖体S6激酶2-核因子κB途径改善LPS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损伤。此外,另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通过AMPK/mTOR通路激活细胞自噬,改善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肺损伤;二甲双胍可在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为胍丁胺发挥作用,据此推测胍丁胺亦有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机制治疗脓毒症,后续尚待相关研究进一步验证。
2.6.3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降低促炎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加调节性T细胞等多项功能。通过下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通路磷酸化,抑制Fas/FasL途径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减少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动物试验证实脓毒症大鼠注射间充质干细胞,能阻止炎症细胞侵袭正常细胞,提高抗炎因子水平,进而提高大鼠免疫力,降低死亡率。但近期一项干细胞治疗脓毒症Ⅰ期人体试验显示,脓毒症患者输入干细胞后未见不良反应,也未发现有效性。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治疗脓毒症的新技术,推广至临床应用尚需时日,需要更多确证其有效的人体试验数据,同时密切注意输注后的不良反应。
2.6.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抑制剂
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由268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膜蛋白,具有PD-L1和PD-L22种配体,参与调控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能够减轻脓毒症诱发的免疫缺失。基础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高度表达PD-L1,其粒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在细胞培养液加入PD-L1抑制剂后,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功能显著恢复。动物研究荟萃分析显示抑制PD-1能显著提高脓毒症动物的存活率,表明PD-1是预测脓毒症预后的重要免疫指标。近期一项随机、双盲、I期临床试验:脓毒症患者一次性接受PD-1抑制剂480mg(n=15)或960mg(n=16)后,结果显示患者炎症指标明显好转、病情显著改善,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未出现炎性风暴等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治疗潜力。在今后的试验,需要密切关注PD-1抑制剂的应用时机,以及选择合适的生物标记物指导用药,避免损害正常免疫系统。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该病的有效治疗带来希望。但新型脓毒症治疗药物研发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整合多种策略来应对其复杂的病变过程,同时兼顾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实用性、安全性。今后针对脓毒症的理想药物治疗模式理应根据患者的疾病表型与基因分型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以及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药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脱羧酶,咪唑啉,氨基酸
很赞哦!(59146)
上一篇: 抖音上线反网暴法律咨询办事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州对学校、养老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餐前查验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时代先锋|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记“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动物源性食品监管一处
- 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州对学校、养老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餐前查验
- 湖北武汉突击检查九家“胖哥俩”门店
- 巴西对中国产桌面玻璃器皿征收反倾销税,行业资讯
- 本周国内部分厂家纯碱报价汇总表,行业资讯
- 新型陶材将为淄博陶瓷发展注入新血液,行业资讯
- 2011年一季度金刚玻璃净利同比增3.47%,企业新闻
- 玻璃行业投入资金分析及前景预测,行业资讯
- 本周国内地区轻质碱市场价格周汇总,市场研究
- 建材玻璃行业三月数据点评,行业资讯
- 环糊精在抗菌食品包装中的基础应用研究 (三)
- 钢化炉加工玻璃材料原理 钢化玻璃有白线怎么回事,行业资讯
- 旗滨平板玻璃原片龙头 高股息具备安全边际,企业新闻
- 玻璃市场情绪减弱 建议暂时观望,行业资讯
-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之防腐剂的测定(一)
- 手机玻璃镜片分类及制作工艺,你知多少?,行业资讯
- 生物质炭化还田作为土壤改良与循环农业的技术途径分析(二)
- 投入资金100亿元!广西泰嘉7.5代线液晶面板项目将开工建设,企业新闻
- 碳酸酐酶固定及在二氧化碳捕集应用研究进展(三)
- 三星刘峻光:QLED 8K是时代的产物,行业资讯
- 京东方高等副总裁张宇:年内柔性屏产品预计出货5000万,市场研究
- 李赛克集团新任命中国区CEO,企业新闻
- 4月8日华南地区玻璃市场总体走势偏弱,行业资讯
- 灌注型防火玻璃功能特点 防火玻璃有什么用途特点,行业资讯
- 玻璃市场表现一般,部分厂家发生反应出货,行业资讯
- 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测定之铬(二)
- 秸秆配施氮肥还田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二)
- 玻璃刀切割玻璃多种方法 钢化玻璃该怎样进行切割,行业资讯
- 食品添加问答之概念与基础(二)
- 光伏玻璃材料有什么特点 光伏玻璃能用于哪些领域,行业资讯
- 甲硫醇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食品添加剂问答之概念与基础(三)
- 加工食品全程溯源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四)
- 中国厂商热情高涨 大力发展AMOLED及钻孔面板,行业资讯
- 折叠屏是手机的未来?能不能取代平板电脑和iPad,行业标准
- 秸秆配施氮肥还田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一)
- 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 玻璃:价格继续下滑,成本压力加大,行业资讯
- 钢化玻璃爆开的影响因素 钢化玻璃可用于哪些领域,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