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时间及配施氮肥比例对水稻土酶活性的秸秆影响,以期为培育水稻土肥力和稳定稻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配施试验设置 2 个秸秆还田时间(WS,氮肥对水稻土冬季还田;SS,还田春季还田)和 4 个氮肥配施量(N0,酶活秸秆还田,影响试验期内全程不添加矿质氮;NB,秸秆常规施肥,配施还田时不添加矿质氮;N30B,氮肥对水稻土秸秆还田时添加早稻基肥用量的还田 30% 矿质氮;N60B,秸秆还田时添加早稻基肥用量的酶活 60% 矿质氮)。研究结果表明:①冬季秸秆翻耕还田能增加冬闲期 6 种与土壤碳周转相关酶(β-葡萄糖苷酶、影响β-纤维二糖苷酶、秸秆β-木糖苷酶、配施多酚氧化酶、氮肥对水稻土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的活 水稻土是我国最主要的耕作土壤类型之一,其中约 90% 分布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双季稻产区。该区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碳氮转化活性较弱,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该区土壤生产力。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农田培肥措施。但由于劳力缺乏、没有冬季耕作习惯和机械耕作作业等因素,在我国双季稻产区目前秸秆还田量只有水稻秸秆收获量的近 1/2。因此,改变双季稻产区的冬闲习惯,将水稻秸秆冬季翻耕还田有利于秸秆还田这一农田培肥措施的推广。 农作物秸秆自然状态下碳氮比较高,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直接施入土壤会刺激微生物剧烈活动而将固持一部分有效氮,造成与作物争氮的矛盾,从而影响作物苗期生长。因此,秸秆还田通常配施一定量无机氮肥,用以补充土壤氮含量。秸秆配施氮肥还田不仅能改土培肥、固碳减排,还能增加细菌数量以及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环境。 土壤酶是由微生物、动植物活体分泌及动植物残骸分解释放于土壤中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土壤酶活性控制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敏感地反映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秸秆进入土壤后,其微生物分解过程必然影响土壤的酶活性和碳周转。秸秆还田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而冬闲期合理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对后季早稻土壤酶活性影响方面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揭示我国双季稻产区冬闲期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模式对稻田土壤秸秆腐解的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测量秸秆还田与碳周转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变化,为更好地推广秸秆还田措施和保障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分析化学研究报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土壤,水稻 |
三相萃取法提取玛咖多糖的工艺研究(一)小鹏汽车第四季度营收161亿元 经调净亏损13.9亿元加拿大召回一款未申报过敏原巧克力产品欧盟修订活性物质胺苯吡菌酮的批准条件金刚防火玻璃安居广厦造福万家,企业新闻“随机查餐厅”守护饮食安全查“急救小药箱”保演练用药安全玻璃公司投入资金260万美元用于开发NLAB公司的清洁透明太阳能电池,企业新闻南玻集团节能玻璃低碳论坛举行,企业新闻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行业资讯他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50岁高龄还能吸引少女影迷 张国立都眼红他又有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新点软件盘中跌超15%,中一签最多或亏3655元江北城投4.23亿元底价摘得宁波1宗住宅用地第十八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济南召开秒杀毒 强除菌 奔腾B70打造绿色生态座舱袁泉与黄晓明片场被偷拍!各自补妆无交流 偶遇粉丝笑容灿烂世预赛:葡萄牙队赛前备战专家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引领两国关系积极向前发展今日视点:上市公司判断退市风险不能仅靠“我认为”农业农村部部署抓好秋冬蔬菜稳产保供美菜发挥平台与供应链优势,为生鲜行业难题提供解决新思路拼直邮Group具体表现如何呢,想给家里的宠物囤点必需品腾讯终止“黎明计划” 外包MCN引众怒暴露哪些管理危机?国药大健康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推出健康食用油新品牌丽兹US Dollar Index to head higher towards 96.20 on a break above 94.50/75 – SocGen北交所开市渐近 监管发声严把“入口关”领克五周岁 从“我”到“我们”《突围》田国富的权力有多大?别看人家出场不多 他可是副部级公益不止步!旺旺水神向四川捐赠百万防护物资天天拍车提示您 今年买车需谨慎外媒:沙特王储宣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非盈利城市北控主帅马布里:对于新赛季,每一秒钟都很重要DPU芯片企业芯启源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金职伟业优秀学员齐莉生:未雨绸缪转型学育婴 收获好评返校续学业落袋为安!高瓴三季度退出CXO龙头、减持“宁王”,无一例加仓上榜手机公司“造车大迁徙”三里屯太古里西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亮相增资不停!三季度7成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这6家未达标iPhone 13 Pro屏幕同款技术,Find X3迎来最佳入手时期曼联内部矛盾暗流涌动!索帅已压不住这几个人了